登录

怎样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?教你8个实用方法

Mar 21, 2024
引言:

很多找我们求助的家长孩子已成年,挖掘起亲子关系或孩子心理问题的源头,总在孩子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找到了答案。

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奠定了孩子成年后心理素质的基础。而家长是影响孩子成长最终要的因素之一。

今天,我们受到美国教育机构SSS Learning的启发,总结了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。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
 

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,健康的心理状态决定了孩子正面的认知、情绪和行为。家长需要知道如何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和如何分辨孩子的困扰和异常。下面是8个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实用技巧:

 

一、每天陪孩子做些活动

 

无论每天多忙,腾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互动、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。比如:一起遛狗、一起买菜、做饭,或者参与到他们的幻想世界里。总之,做些他们感兴趣的事。

 

家是孩子最熟悉的地方。在这种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活动,孩子会更放松,更愿意和你谈论自己的生活和感受。玩耍也是孩子学习新事物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绝佳途径。

截图来自美剧《好运查理》

 

二、和孩子共度一段安静的时光

不受干扰的安静时光是帮助孩子培养注意力持久度的理想环境

 

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书,一同阅读故事。这不仅可以促进语言发展,还可以在阅读中分享乐趣。

 

孩子做作业的时候,父母可以也在一边读书、看报,做些父母也需要专注的事。虽然没有对话发生,但这种无声的陪伴也会增进感情。

 

每个周末出去走走,欣赏大自然、观察植物和动物,闲聊一下,度过一个简单又轻松的亲子时光。

 

这些安静的时光教会孩子,在今后生活和学习压力过大时,寻找安静的时光来调整思绪、安抚自己的情绪,避免情绪崩溃。

 

三、赞美孩子

 

赞美、认可孩子的努力比表扬孩子取得的成果更重要。

 

赞赏你孩子的那些小进步,循序渐进地设置目标,鼓励好的行为。比如:

 

你的孩子在餐桌上难以安静下来,你的期待是他们能安静半小时直到吃完饭。当他们能安静地做5-10分钟时,你可以赞赏他们的表现。这样,在下一顿饭时,你可以提醒他们昨天的表现,激励他们,设定安静15分钟的新目标。

截图来自美剧《好运查理》

 

四、提高自尊

自尊心是孩子对自己内在到外在的看法。

 

拥有良好自尊心的孩子有积极的态度,接受自我并充满自信。

 

家长培养自尊心的方法包括对孩子表示爱、接纳和理解、询问他们的活动和兴趣爱好、并帮助他们设定可行的目标。相反的,否定孩子、不听孩子说完话就打断、拿孩子与他人比较、怕孩子这做不好、那做不好就包办、代劳等,会培养出低自尊的孩子,引发孩子的自卑、焦虑甚至抑郁。

图源来自美剧《摩登家庭》

 

五、积极地倾听

要做到真正地倾听他们说话以及他们的感受。不打断、表现出对他们说的话感兴趣。

 

在著名儿童文学作品《窗边的小豆豆》中,巴学园的校长在初次面试小豆豆时让她自我介绍,讲一讲自己的故事。而小豆豆一讲就是四个小时。校长则在旁边笑眯眯地听着,一个哈欠也没有打,没有一点不耐烦

 

小豆豆认为,这位校长是全世界最好的人,她想和校长每天待在一起。

 

 

当孩子遇到困扰时,在家长看来,孩子夸大其词,所以家长常常觉得“不至于”、“太矫情。”请记住,孩子涉世未深,大脑仍在发育中,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,所以需要你的帮助和指导来理解各种情况。

 

尽量回答孩子们的问题,并安抚他们。即便你无法回答所有问题,但专注地倾听和交流可以让他们更加安心。

 

六、帮孩子建立表达情感的能力

 

从小教孩子了解情绪、表达情绪。因为情绪是有功能的。比如,当孩子感到生气,会通过哭泣或吵闹来宣泄自己的内心。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说说生气的原因。可能是孩子希望妈妈不用上班在家陪她玩。妈妈这时候就可以用积极地、安抚的语言告诉孩子为什么自己要去工作、什么时候会回家。让孩子安静下来。

 

鼓励孩子表达情绪,而不是让孩子“别闹了”、“一点都不懂事”、“小孩要听大人的话”等等,这样做是在教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,是不健康的行为。

 

父母还可以通过讨论故事、电影中角色们的感受,或者教孩子换位思考老师、其他同学的感受,让孩子学会同理心。

 

当然,父母应该先学习,意识到情绪的作用以及如何调节情绪,再把这些心理学的方法一点点教给孩子。

 

7. 信守诺言

做一个信守诺言的家长,言出必行。

 

当你实在需要失信的时候,确保自己有正当的理由,然后诚恳地道歉。这样才能和孩子建立信任、发展稳定的关系。

 

信任感与稳定性是维持任何亲密关系的重要因素。

 

作为父母,尽量保持一些固定的日常安排,比如设定固定的时间睡觉、起床、吃饭并严格遵守。这样既可以给你的孩子安全感,也可以培养孩子保持好习惯的毅力。

 

8. 做孩子的榜样

作为家长,你是最直接能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角色,因此,你需要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。

 

在处理你和孩子的关系之前,你需要先处理和自己的关系。

 

当父母对自己不满,感到焦虑、悲观、内耗时,会自然而然把负面情绪投射到孩子的身上。

 

而孩子们非常敏感,很容易察觉到你的情绪。经年累月,孩子将这些情绪吸收、转化到自己身上。


如果你发现孩子自卑、焦虑或抑郁,我们鼓励您来学习CBT认知行为训练家长课。

 

订阅我们的⼼理专栏

每周⼀篇⼼理学科普⽂章,养育“⼼质”健康的孩⼦